在海宁经济开发区(海昌街道)洛隆社区有这么一位美丽的志愿者,他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退伍老兵,他曾以优秀志愿者身份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,他就是由拳路131号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劳仁元。在他居住的小区,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“劳志愿”。
由拳路131号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开放式老旧小区,新居民占户数的80%以上,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居民给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带来不小的困扰。为此,劳仁元跟上时代潮流玩起微信群,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垃圾分类进行全覆盖宣传。通过上门入户,他和每一户居民添加微信好友,组建“垃圾分类宣传群”,每日在群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,每周推出“分类小课堂”,以小奖品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其中。而当发现有居民把垃圾混放时,劳仁元会顶着“无声抗议”去居民家里敲门,白天没有碰到的住户,他会做好记号晚上继续跑。有时候一户人家要跑上三四趟,时间长了,居民也就感受到了劳仁元的决心和真心,混装越来越少。劳仁元总笑称:“我的名字叫劳仁元,就是叫我‘任劳任怨’呢。”
作为一名垃圾分类专员,劳仁元知道要让小区变好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。于是,依托社区,组建了“楼道红管家”,而他则成为了一名“总管”,每月定期开展红管家服务,让楼道红管家负责楼道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。每次收到楼道红管家反馈的新入住居民信息后,劳仁元便会第一时间上门,细致开展垃圾分类宣传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一有机会,劳仁元就会带着楼道红管家成员参与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培训会,参与垃圾分类检查。
作为垃圾分类督导员,只要以心换心,才能收获大家的支持。劳仁元所在小区有位女居民,离了婚有点抑郁,一天要抽两包烟,垃圾从来不分类,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宣传都被她骂走,是出了名的“刺头”。社区书记跟劳仁元说,你们微网格垃圾分类完不成100%,有99%也不错了。但劳仁元始终不放弃,坚持给她宣传分类知识,还一直开导她。直到有一天半夜12点,劳仁元突然收到她的微信说家里臭得不行,请他帮忙去看看。劳仁元到她家一闻,果然其臭无比,翻箱倒柜终于从一个抽屉夹缝里找到了一只死老鼠,等处理完死老鼠再帮她把抽屉洗好回到家已经凌晨两点了。那天晚上,劳仁元虽然身体很累,但心里很开心,从那次以后该住户永远是最配合垃圾分类的一位。
还有一次,居住在1幢的一户居民经常垃圾混放,于是有天晚上八点多,劳仁元拿着混放的垃圾敲响了该住户的家门。打开门,看到家中小孩正趴在凳子上写作业,厨房中是炒锅的声音,这么晚大人小孩还没吃上一口热乎饭,可见白天也是疲于奔命着实辛苦,劳仁元被深深触动,放在嘴边的教育话术一时说不出口,转而坐下来和他们聊起了家常,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。一番热聊后,才不动声色提起垃圾混放的事情,了解一番,才知道是家中小孩不懂,把垃圾乱扔。此时已经与劳仁元熟络的该居民立刻表示一定配合劳仁元工作,做好垃圾分类。事后劳仁元总结道:“垃圾分类有时候来硬的是行不通的,要以心换心,触动对方。”
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,用一言一行为做榜样示范。通过劳仁元不厌其烦的宣传和细致入微的工作,目前小区的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100%,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达到98%以上,成功创建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。对此,劳仁元表示:“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,我希望自己能有力量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都来参与垃圾分类,参与志愿服务,这是我的梦想、我的信仰。”
信息员:裴雨丹